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yè),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
從根本上說,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包括為:
1、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tài)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huán)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
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zhì)的濃度。
土壤修復技術歸納起來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熱力學修復技術,利用熱傳導,熱毯、熱井或熱墻等,或熱輻射,無線電波加熱等實現(xiàn)對污染土壤的修復;
2、熱解吸修復技術,以加熱方式將受有機物污染的土壤加熱至有機物沸點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機物揮發(fā)成氣態(tài)后再分離處理;
3、焚燒法,將污染土壤在焚燒爐中焚燒,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質(zhì)揮發(fā)和半揮發(fā),分解成低分子的煙氣經(jīng)過除塵、冷卻和凈化處理使煙氣達到排放標準;
4、土地填埋法,將廢物作為一種泥漿,將污泥施入土壤通過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調(diào)節(jié)土壤的營養(yǎng)、濕度和PH值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層的好氧降解;
5、化學淋洗,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zhuǎn)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淋洗法只適合在中壤土、砂壤土和砂土等透水性好的土壤上使用,在粘土上難以實行,可以加入沙提高淋洗速率。淋洗法對重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較好,但易造成地下水污染,雖然可使重金屬離子淋洗出土壤,但同時也會使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淋失,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